Loading ...

Products

桌球小知識

桌球是一項歷史悠久的體育活動,起源於十九世紀後半,由於受到網球運動的啟示,再一些英國大學生中,流行著一種極類似現在桌球的室內遊戲,叫做「Gossime」或「Flim-Flam」。沒有統一規則,有10分、20分為一局的,也有50分或100分為一局的,發球時,可將球直接發到對方台面,也可把球先發到本方台面再跳至對方台面。所用的器材也和現在的不大一樣。球拍是空心的,用羊皮紙貼成,形狀為長柄橢圓形。為了不損壞家具,在橡膠或軟木實心球外,往往包一層輕而結實的毛線。有時,在飯桌上支撐起網子來打;有時索性就在地板上用兩個椅子當作支柱,中間掛起網來打。雖然打起來不十分激烈,但也頗有另一番趣味。
大約在1890年,有位名叫James Gibb的英格蘭人到美國旅行時,偶然發現了一種空心玩具球,彈跳力很強。於是,他將這種球稍加改造後,逐步在英國和世界各地推廣起來。也許因為此球在桌上來打去發出了「乒乒乓乓」聲音的緣故,英國一家體育用品公司,首先用「乒乓」(PingPong)一詞作為廣告上的名稱。就這樣,乒乓球才開始得此之名。
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,使得原已在歐洲得到較好發展的桌球運動不得不停頓一段時期。二十世紀的20年代後,在蒙塔古人的推動下,曾一度被冷落的桌球運動才又重新在英國活絡起來,並組織了一些由各地選手參加的全英桌球賽。1926年,由於發現了「乒乓」(Ping-pong)一詞是商業註冊名稱,而且原英國乒乓球協會也缺乏代表性,因此便解散了原組織,重新成立了「桌上網球」(Table Tennis)協會。「桌上網球」這個名字一直沿用了數十年,國際桌聯至今仍採用Table Tennis這個名字。

引自http://www.ccps.kh.edu.tw/~c41/4105/s08/s08-02.htm
TOP